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李仲元貌言行如何论 南宋 · 萧易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五○、《论学绳尺》卷八
论曰:古之君子,其不可传者,与其人俱往矣,尚论者每叹之,而亦或疑之;
虽疑之,而终不敢少之也。
夫人而非贤则已,果贤也,其言论风旨,岂无一二之足闻者!
而所为饬躬厉行,不使非礼加乎其身也,固以待后世之夷考焉耳,何至与声容辞气俱超忽而寂寥哉?
意者素隐行怪,议论施为,不少概见于世。
身隐矣,焉用文之?
故当时亦不得而述欤。
夫既已可见矣,可闻矣,可观矣,谓之不文不可矣。
其时得而识之,非其时则不得而稽焉。
然则古之人好修而名不称者,何限也?
不然,则言无證不信,而声闻之过情者,皆可疑也。
君子宁阙其疑,而不敢厚诬后世之无人,惟曰是其不可传者,与其人俱往矣。
如《法言》之述李仲元,其貌言行之动人有若此者,而求其所谓貌言行者,卒无可指也。
非史失其传,则子云之言誇矣。
李仲元貌言行如何,其然岂其然乎?
仲元之为人,书固有阙矣,世次之先后,则吾将安考?
以其接于子云之见闻,殆亦西都末造之隐者欤。
何以验其隐也?
彼其卓尔大雅见称于子云者如此,而后世无传焉,是以知其为隐也。
抑古之流芳千祀者,岂必皆遭遇其时,而嘉言善行,班班史牒者,如将见之?
世降俗末,是固无贤者也,有则史必书之。
昔隋之乱,唐之未兴也,河汾之间有隐君子焉,其书曰《中说》者载其言行为详,学者得其书而读之,犹可彷佛其人。
独怪夫隋氏之史出于门人之所论撰,而不为其师立传,是以后世君子未能释然于其间,甚者至以为无是人也。
吁!
以为无是人则不可,而使人不能释然于文中子者,则王福畤之家传实启之。
何则?
扬之太过者,疑之所从生也。
今以文中子之动容正色,而庶几于貌孔子之貌,文中子之出辞吐气,则庶几于言孔子之言,而文中子之造次施为,起居动履,其行之不肖于孔子者几希。
又举其事以实其说,固以必人之信也,而反以甚人之疑也,吁!
指实而言,人犹以疑,言又不实,谁则信之?
子云之称李仲元是矣。
盖自史迁尚势利而扬货殖,抑道义而进游侠,班固论次西汉,无能改于其失。
彼山泽之癯儒,容貌不足以动人,括囊而遁,虽有言而莫之或听,惟其德行道义之富,而势利蔑如也,是子长、孟坚之所抑而不尚者,无惑乎仲元之徒无得而称焉。
呜呼!
美晰之张苍而大书,木讷之周勃而特书,无行如陈平辈而不一书。
而鲁有大臣,史失其名,非以其不显欤?
夫必显者而后书,则隐居求志,姓名湮灭者何可胜数,真可惜也。
使也不见书于《法言》,则天下后世,谁复知有李仲元哉!
虽然,后世之知仲元者,以《法言》也,后世之疑仲元者,亦以《法言》也。
尚友千载,于古人中得仲元者焉。
果如扬子之所称,恨不获振太史公之屐,历乎鱼凫蚕丛之墟,物色益州之祠尚无恙乎。
想夫英爽如生,眷兹宇而踌躇也,兰萎玉沈,莫写我心,则寻绎其议论,察其立身行己之大槩,意其犹有足證而阙如也。
夫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,徒曰貌云乎哉!
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,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,而答问训告,散在二十篇之中者,皆至言矣。
若其德行,则绥之斯来,动之斯和,从游而速肖者,非躬行之化畴克尔。
仲元者何人斯?
貌足以肃人之见,言足以愀人之闻,行足以穆人之观,而其貌其言其行果何若也?
虽曰浮沉乡里,栖迟山林,影响昧昧,可即而不可求,故人莫得而纪焉。
然世惟无若人也,诚有若人,亦梼、乘之光也。
子房者證之画工,史家之法,固有纤悉于容貌之书者。
君平、子真之流,其微言笃行,时时见于他传,尚多有之,至于仲元,何独不然。
仲元者未几,而疑仲元者继之,必自子云之言始。
或曰:仲元以自况也。
「不夷不惠,可否之间」,古无是论也。
见而肃,闻而愀,斯不惠之验欤?
观而穆,斯不夷之验欤?
草《玄》著《新》,自附于可否之间欤?
信若此,则不无可议也。
或曰:仲元子诚齐人也。
家世蜀,仲元之为人,当世岂无其辈,而此独亟称者,以其为蜀之人耳。
若然,则喜而溢美,未足据也。
或又曰:仲元取其内外一致,表里俱符也。
司马相如、王褒皆蜀产也,雍容閒雅者,不足覆窃赀之丑;
造作语言,缀成歌颂者,正当以贡谀献佞为羞耳。
弘之擅美,正以其行欤?
是亦未可知也。
今既无以质说之是,而亦无以辨说之非,与其以誇诞而议,宁若以传而议史,犹可景行古人,而不失为忠厚之论耳。
尝试摭仲元之遗事,而为之补传曰:李仲元,不知蜀之何许人,其名曰
语在陈寿《蜀志·秦宓传》,其出处当在元、成、哀、平间
扬雄同郡,又同时也,雅敬之,今其载于《渊骞篇》者是已。
释《扬子》者,以为详见《华阳国志》,而秦宓以为「不遭《法言》,令名必沦」。
未远也,而言若此,则其事已不可考矣。
常璩增益而附会之,殆皇甫谧撰《帝王世纪》之类,其说难据。
盖没后且二百年,刘璋益州,乃为之立祠云。
断之曰:扬子云以为仲元在夷惠之间,今虽未可也,仲元将不得在君平、子真之间乎?
谨论。
李仲元 北宋 · 宋祁
四言诗 出处:全宋文卷五二二、《成都文类》卷四八、《全蜀艺文志》卷四四、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三四、《锦江书院记略》卷三
高也绝俗,虽介不通。
卑也污俗,虽顺不恭。
渊哉仲元,内粹外浑。
众不我知,扬子识其贤。
其贤奈何,在通恭之间。
可器有名,非行至完。
彼显在人,吾晦与天。
天而不人,万世其传。
李仲元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二二、《宋景文集》卷四七
内发乎天光,外隐乎人曜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。
先生闻其风而悦之,境乎太虚,乡乎何有。
上际于天,不足容其高;
下蟠于渊,不足寄其深。
沕乎其未始有也,漠然其不可测也,故先王之道,无迹而称焉。
上不溷其至真,下不异乎当世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。
先生闻其风而悦之,接之以太和,冥之以常动,尽乎物畛,放乎天均
泰山概地,与之齐其大;
纤尘飘空,与之等其细。
粲焉其未尝默也,故先生之名有谓而述焉。
先生岷山之英,储井络之精。
凤翔览德,龙蟠隐灵。
若乃孤风扇于绵区,长波溢于来世,道隔用表,隐显无迹,身寄形外,名言所绝。
是以良史不得牒其世,聘轮不得宠其家,三府不得署其行,诸儒不得宗其教。
乘万物而连抃,袭一气而䜣合。
彼其视爵位若雏鼠之腐,比毁誉如蚊虻之过,况夫规规末俗,悠悠常论,可髣髴其道乎!
扬子称之曰:「不屈其志,不累其身」。
仲元,世之师也。
虽然,予尝言之,无用之用大矣,有用之用小矣。
持蒸烛于幽室,杂然称其景,及夫翔阳逸骇,天县同焕,则未尝谢其明。
挟重纩于大寒,跫然爱其温,至乎阳春发荣,万汇该畅,则无能论其燠。
先生之道,非近是乎!
夫至人不待江海而润,非取晋楚而富。
工乎天而不系,同乎人而俱化。
孰肯嗅骄饵以邀盈眦之福,冒宾名以取畸人之戮哉!
千载寂寥,高范隆绝,挹咀遗味,敢称赞云:
道不可识,识之浅矣。
道不可知,知之褊矣。
不识不知,乃道之微。
先生用舍,此焉是依。
子云称述,外而不内。
晦不我贱,达不吾贵。
无言有言,有谓无谓。
绵代不穷,高风难对。